第983章 醉来共指秋空月,笑说浮生一泛舟(1 / 7)

卷首语

【天德三年冬月初七事】大吴天德三年,冬月初七。朔风裹雪,砭人肌骨,金陵城青石板间,西市刑场旧血新雪相掩,腥气随寒风弥散。太保谢渊以“通敌”罪伏诛,首级悬正阳门城楼凡三日,面呈青灰,发缀冰碴,在寒日下无复生气。

是日,理刑院提督魏进忠晋正一品,服麒麟补服,鎏金蟒纹灿然。圣上亲题“定国柱石”匾额,由八卒抬送其府,红绸裹护,雪不能侵。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匿于街角,怀藏谢渊所赠龙纹铜扣,指节为铜缘所刻,血珠凝于铜面。

城楼之下,魏氏所部番子盘查“逆臣同情者”,前一日于西市哭奠谢渊之老妇,已被枷于街口老槐,单衣抗寒,唇色乌青如槁木。 谢渊既死,朝局震动。

越明日,进忠胞弟魏进禄即授从三品粮道,赴宣府夺印——原粮道大使为谢渊旧属,交印时指节僵紧,掌茧欲裂。镇刑司旧吏,多为前主事石迁党羽,素善伪造文书,悉被诏狱署提督徐靖收归理刑院,专司“核验罪证”,日以新墨改旧档,公署内墨气与酒气混杂,污浊不堪。 户部尚书刘焕阖府三日,门环钉死,出则鬓霜益增,藏青袍领沾墨未拭,目色灰败,不复往日神采。

兵部侍郎杨武藏谢渊手书边军布防图于衣夹层,宿于签押房,烛火彻夜不熄,案头军报高叠,怀内常揣谢渊所赠铜炉,炉壁磨莹。前内阁辅臣刘玄甫入都门,未及卸尘,魏进忠即持天德帝口谕至,以“三边急务需老成镇抚”为名,遣其再赴宣府——明为倚任,实斥之离中枢也。 唯秦飞仍图查究,然玄夜卫令牌已形同虚设,往理刑院调阅卷宗时,门吏斜目拒之:“魏提督有令,谢逆案,闲人勿涉。”

访谢玄桢不遇后至其山居

扁舟逐浪访仙俦,一路江声伴醉游。

鸥随远岫云边落,枫染寒潭水上流。

松径叩门惊犬吠,柴堂呼酒劝诗酬。

醉来共指秋空月,笑说浮生一泛舟。

兵部公署的炭火早在未时就熄了,炭盆里只剩些发黑的炭渣,连余温都散得干净。杨武紧裹着谢渊生前常穿的旧棉袍——袍角还沾着宣府的沙砾,袖口磨出了毛边,是当年守边时被弓弦磨破的——可寒气还是从脚底往上钻,冻得他指尖发僵,连翻粮册都费力。铜灯盏里的油烧得只剩浅浅一层,灯花“噼啪”炸着,映着案上摊开的通州仓粮册,“魏进禄”三个字被他用朱笔圈了又圈,墨迹浓得要透纸背。门轴“吱呀”一声轻响,秦飞掀帘进来,肩上的雪粒触到室内寒气,瞬间融成水痕,在灰黑卫袍上洇出一片湿渍。

他反手插紧门闩,“咔嗒”一声落锁,才从怀中掏出半张焦黑的纸条——边缘蜷曲如枯叶,是从火里抢出来的:“这是赵三死前塞给我的人,那狱卒是我安插的。赵三被灌毒酒前,拼着最后一口气说‘石迁旧印在徐靖手上’,话没说完就倒了,血沫子溅得纸条都花了。”秦飞的声音压得极低,喉间带着血腥味,是方才在雪地里跑急了呛的。

赵三是镇刑司最得力的刻章吏,一手仿印的本事能以假乱真,也是秦飞眼下唯一的活口。杨武伸出冻得发颤的手指,轻轻抚过纸条上模糊的字迹,喉头哽咽得发紧,好半天才挤出一句:“谢大人死前一日,我托狱卒递了块饼进去,他嗓子被烙铁烫哑了,说不出话,就用指甲在我手心里刻‘通州仓’三个字。我当时只当他受刑糊涂了,如今才懂——他是在给我留活路,留翻案的线索啊!”

他猛地拍向粮册,力道大得震得灯盏晃了晃,灯油泼出几滴在纸上,“你看这里!通州仓大使的签押是假的!老仓大使写了三十年签押,左撇子,捺画总往左下偏,这个签押却是右撇子写的,飘得像纸鸢,比我十岁儿子初学写字还不如——定是石迁那些狗东西仿的!”杨武越说越激动,胸口剧烈起伏,咳嗽起来,眼泪混着咳出来的血丝,滴在粮册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