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88章 待来日抬出那龙头铡斩奸佞,雪尽这忠魂冤、百姓殇(1 / 10)

卷首语

大吴天德五年,谢渊伏诛逾年。德胜门的血痕虽已被风雨侵蚀,却深烙在百官与百姓心头 —— 正一品太保、兵部尚书兼御史大夫谢渊,这位曾守国门、安民生的忠良,以 “通敌谋逆” 之罪身首异处,而构陷之功,全归了如今兼掌吏部、刑部的魏进忠。彼时德佑帝萧桓沉湎安逸,将 “肃清余孽” 之权尽付此阉宦,魏进忠便借两司印信,在朝堂布下一张弥天大网,网名 “谢党”,网眼细密,凡与谢渊有片纸往来、只言同情者,皆难逃罗织。本卷聚焦半月之间,罪网渐收的全过程:看魏进忠如何以伪造之证、苛酷之法屠戮异己,看刘玄、周显等忠良如何在绝境中暗布反击之棋,看玄夜卫如何勘破伪证痕迹,看官官相护的黑暗与坚守正义的微光如何交锋 —— 这不是终局,只是奸佞擅权的开端,亦是忠良破局的序章。

【念白】(虎目圆睁拍笏)魏进忠那阉狗!仗着君宠窃据吏刑二部,害谢太保忠魂蒙冤还不够,竟把万民脂膏填自家酒囊!他府中酒肉香熏臭金陵月,街头上饿殍骨堆寒石头城——(顿足)似这等奸佞当朝,我包拯若不除此恶,何颜对天地,何颜对苍生!

【西皮原板】

魏府内笙歌沸啊(呃)酒肉香,画栋雕梁里粉黛弄弦乱排场!

街隅边饿殍枯(哇)尸骨僵,寒风卷枯叶遮不住瘦骨露青霜。

金樽里琼浆泼(呀)如流水,权贵们推杯换盏笑谈间把民脂淌。

茅舍中炊烟断(哪)冷灶膛,瘦妇抱饥儿泪洒破絮唤亲娘,哭声儿穿不透这寒夜长。

【西皮二六】

朱笔圈权位,一笔一划藏祸殃,圈罢官职圈罪状害尽忠良。

寒民泣路沿啊(嘿)骂奸狼,冻裂指节叩青砖血印斑斑亮!

那奸佞居高楼耽于享乐,暖炉烘得懒梳妆哪管民命丧。

把忠良的尸骨(啊)抛在荒冈,任凭那野狗撕咬、暴雨冲刷、日头晒裂这忠魂肠!

【西皮快板】

朱门酒肉臭,臭透了长街短巷,醉醺醺哪辨人间苦与伤!

路有冻死骨,白骨堆成堞与墙,惨戚戚怎不叫人痛断肠!

民怨沸腾如烈火,烧得那天地昏黄云飞扬!

只盼苍天开眼除虎狼!还我大吴日月光百姓活命粮!

【西皮散板】

待来日抬出那龙头铡斩奸佞,雪尽这忠魂冤、百姓殇!

方不负这山河万里疆,不负那忠魂热血与肝肠!

谢渊的灵位仍在金陵城百姓家中悄悄供奉,或藏于佛龛之下,或隐于书架深处,香烛虽微,却映着未凉的民心。而刑部大堂之上,魏进忠已命人高悬起一块朱红漆木牌,上书 “肃清谢党余孽” 六个黑漆大字,笔画棱角分明,远远望去,恰似一道染血的锁链,将整个朝堂缠缚其中。这是他兼掌吏、刑二部后布下的第一张网,网的核心,便是 “谢渊同党” 四字 —— 在魏进忠眼中,凡不依附己身、曾与谢渊有过交集者,皆是待捕之鱼,必欲除之而后快。

魏进忠身着绣金蟒袍,端坐在刑部大堂的公案之后,案上堆着全国官员的履历黄册,每一页都被他的亲信用朱笔圈点批注。他指尖划过 “户部主事沈仲书” 的名字,嘴角勾起一抹阴狠的笑意。沈仲书曾在谢渊主理北境粮务时,担任粮册主簿,专司核对边军粮饷收支,此人性格耿直,当年魏党试图篡改粮册以中饱私囊,正是沈仲书坚决不肯签字,才让那笔赃款未能顺利脱手。“就从他开始。” 魏进忠对身旁的诏狱署提督魏忠良低语,“此人是谢渊提拔,又敢违逆我意,杀一儆百,方能让百官俯首。”

魏忠良躬身应诺,立刻召来理刑院的幕僚。不过两个时辰,一封 “沈仲书与谢渊通谋” 的密信便伪造而成。幕僚仿沈仲书的笔迹惟妙惟肖,甚至截取了当年谢渊在沈仲书